今年的梅雨时节虽不像往年那样连绵阴雨,但不时会连降暴雨。母亲担心老房子四周的排水沟会被阻塞,于是,周末我陪母亲一起去了趟老房子。
老房子是在我出生那年起建的,虽然地处不是那么偏僻,但四周的住户也早已纷纷搬至他处。母亲每年都会来维护老房子及四周,但小路还是被掩埋,我凭着记忆踩在结成网的杂草上,那所老房子,让我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老房子还是老样子,红砖青瓦,底部一米多的墙身是用大块石头砌成的图案墙,与她为伴的两颗大蜜枣树,或许没有人的陪伴,消瘦了不少。。。。。。
我来到紧挨着大伯家房子的稻场处,稻场比大伯家房子的地基要高,中间有一米多宽的距离被称之为屋界。稻场位于屋界的东面,过了正午,屋界处和稻场就慢慢靠着大伯家的房子乘凉了。俯首看去,稻场壁上,苔藓正欢,郁郁葱葱一大片,细细看去还有很多似花样的孢子,这应该就是前人们所说的苔花吧。她似乎不曾在意人们的离去,仍然独自可劲的生长,整个面壁被她既霸道又小心地满满的滋生着,连野草生长的空隙都不愿留下。待到孢子成熟,她一定会随着风的眷顾寻找她安家落户的下一隅,或公园,或某处的石头缝隙,或我们盆景中那一席土壤,或人们遗忘的某个角落;在她款款而落的地方,或装点他人,或增添阴暗的角落的生机,或连配角都算不上,她在世间的那一抹绿被见或不见,却依然在那静静的抱物自长、辽阔大地。
时代在变迁,社会在发展,世间万物变幻多,庆幸的是,总还有一些人在默默无闻中奉献自我,就算他们脸上随着流年而延长加深的褶皱不曾被人们瞥见,抑或他们孤寂的身影很少被人们抬头去看,就算被冠以贴上无私的标签,他们仍然还是原来的样子,似一株坚定的苔花。或许他们所做的一切,都是微不足道的凡人小事,但正是千百个他们,构成了我们深信的美丽色彩!人生中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取悦他人而言行,顾左右而言之?
世间,更多的人们也将像苔花一样默默无闻,愿我们都能够像她那样顽强乐观。
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!
|